答罗太学

海月当空岛雾消,片心难忘故山樵。 远书漫劝加餐食,高咏堪凭慰寂寥。 云树岭边思共渺,露茎天外望俱遥。 已闻历国骅骝去,喜见轻蹄逐电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qiáo):打柴的人,这里指故乡的普通人。
  • :随意地,不受拘束地。
  • 高咏:高声吟唱。
  • 寂寥(jì liáo):寂寞,空虚。
  • 云树:云和树,这里指遥远的地方。
  • 岭边:山岭的边上。
  • 思共渺:思念共同变得渺茫遥远。
  • 露茎:露珠下的草茎,这里指代远方的景物。
  • 天外:天边,极远的地方。
  • 望俱遥:望去都很遥远。
  • 骅骝(huá liú):指骏马。

翻译

海上的月亮当空照耀,岛上的雾气消散了,我内心难以忘记故乡的那些普通人。远方的书信随意地劝我多吃些饭,高声的吟唱可以凭借它来慰藉寂寞空虚。在山岭边上,我对远方的思念共同变得渺茫遥远,望向天边,那露珠下的草茎和远处的景物都显得那么遥远。已经听说骏马游历各国远去,高兴地看到轻快的马蹄追逐着闪电般的速度,如此矫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在异乡的寂寥之感,同时也透露出对远方事物的关注和对骏马的赞美。诗的首句通过描绘海月当空、岛雾消散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故乡人的难忘之情,以及通过远书和高咏来排解寂寞的方式。“云树岭边思共渺,露茎天外望俱遥”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遥远景物的感触,那种思念和遥远之感相互交织,增强了诗中的情感表达。最后,诗人提到骏马游历各国并以其矫健的姿态为喜,可能暗示着对某种积极力量或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内心世界。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