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祷雨有应

枯厓草木未须怜,野老还称大有年。 此日方知霖济旱,小民依旧食为天。 瓯窭尽可登千亩,解阜齐看入五弦。 枕簟夜凉诗思好,传来清润见新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á):同“崖”。
  • :久下不停的雨。
  • 瓯窭(ōu jù):狭小的高地。
  • 解阜:解除困苦。

翻译

干枯的山崖边的草木不必怜悯,乡野老人仍称这是丰收的好年景。 这一天才知道久雨可以缓解干旱,老百姓依旧认为粮食是生存的根本。 狭小的高地都可以种上许多亩庄稼,解除困苦的情景齐整地展现在五弦琴的乐曲中。 夜晚枕着清凉的竹席,诗兴大发,传来清新润泽的气息,创作出了新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久旱逢雨之后的情景,表达了对丰收的期望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注。诗的首联通过“枯厓草木”和“野老称大有年”的对比,展现出尽管有些地方依然干旱,但整体上人们对丰收的乐观态度。颔联强调了雨水对缓解旱情的重要性,以及粮食对于百姓的至关重要性。颈联描绘了庄稼能够在狭小的高地上种植,以及人们对解除困苦的美好愿景通过音乐来表达。尾联则描写了诗人在夜晚凉爽的环境中,诗兴盎然,创作出新的诗篇,传达出一种愉悦的心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民生的关怀。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