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踏:用脚踩
- 辙(zhé):车轮压出的痕迹
翻译
傍晚骑马归来,惊讶地发现好似踩在天上的雪上。北风吹着寒冷的沙子,高树被吹得几乎要折断。谁怜悯那牛车行走,来来往往都是同样的车辙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归途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寒冷、萧瑟的氛围。“日暮骑马归,惊踏天上雪”,给人一种意外和惊奇之感,“惊”字突出了诗人对雪景的感受。“北风吹寒沙,高树低欲折”,通过对北风和高树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寒冷的感觉,展现出大自然的力量。“谁怜牛车行,来往同一辙”,则流露出对牛车艰难行进的怜悯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人们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牛车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余自去冬闰十一月遣人还泰和迎候舍弟子彦与家人偕来今经九十馀日矣未知果来否偶灯下独酌有怀怆然援笔题此俟余弟至而共读之时正月二十七日夜也 》 —— [ 明 ] 刘崧
- 《 武溪获大木歌 》 —— [ 明 ] 刘崧
- 《 往时杨清溪为乡先达菊存陈公作种菊图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馀年其五世孙继先乃得之于其仲父有实家盖其家故物也出以示余因题其后以致景仰之意 》 —— [ 明 ] 刘崧
- 《 赋石龙山 》 —— [ 明 ] 刘崧
- 《 寄范实夫 》 —— [ 明 ] 刘崧
- 《 题山水画 》 —— [ 明 ] 刘崧
- 《 寄赠陈侯短歌并柬项性高陈宗舜二进士 》 —— [ 明 ] 刘崧
- 《 十一月二十八日晚予与赵伯友登舟将归既夜舟未开忽将军送诗至舟次则刘侯惜别之作因与伯友奉和一章以答其意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