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似都宪大器巡抚畿北

宪节煌煌出帝州,一时风采属君侯。 姓名已副苍生望,筹策应分圣主忧。 六郡锄犁思乐岁,三关兵甲待防秋。 行台咫尺红尘近,先听封章达冕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宪节:古代官员出巡时所持的符节,象征权威。
  • 煌煌:形容光彩夺目。
  • 帝州:指京城。
  • 风采:风度和神采。
  • 君侯:对贵族或有地位的人的尊称。
  • 苍生:指百姓。
  • 筹策:计划和策略。
  • 圣主:对皇帝的尊称。
  • 六郡:泛指多个郡县。
  • 锄犁:农具,这里指农业生产。
  • 乐岁:丰收的年份。
  • 三关:指边防要塞。
  • 兵甲:兵器和盔甲,这里指军事。
  • 防秋:秋季的边防。
  • 行台:指巡抚的官署。
  • 红尘:指繁华热闹的人间。
  • 封章:呈给皇帝的奏章。
  • 冕旒:皇帝的冠冕,这里指皇帝。

翻译

宪节光彩夺目地从京城出发,一时间,你的风度和神采属于你这位尊贵的君侯。你的名声已经符合了百姓的期望,你的计划和策略应当分担圣明的皇帝的忧虑。多个郡县的农具渴望着丰收的年份,边防要塞的军事装备等待着秋季的边防。巡抚的官署近在咫尺,繁华热闹的人间近在眼前,你将首先听到呈给皇帝的奏章直达皇帝的冠冕之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官员出巡的盛况,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评价和期望。诗中,“宪节煌煌出帝州”一句,以光彩夺目的宪节象征官员的权威和重要性,同时“帝州”二字点明了出巡的起点是京城,增添了庄严的气氛。后文通过对官员名声、策略、农业和军事的描述,展现了他的全面才能和对国家的贡献。最后两句则预示了他将直接向皇帝报告,显示了他的重要地位和皇帝对他的信任。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官员的赞美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展望。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