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少司寇潘石泉年兄先生赴召入京
甘泉于石泉,本性同气味。
合是清者流,异派为兄弟。
石泉别甘泉,白日飞黄去。
手持三尺法,五色云生处。
愿酌石下清,为世洗冤滞。
非但洗冤滞,洗彼眼中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甘泉:指清澈的泉水。
- 石泉:指从石头中流出的泉水。
- 本性:指事物的本质或天性。
- 气味:这里指性质或特点。
- 清者流:指清澈的水流,比喻清廉正直的人。
- 异派:不同的流派或种类。
- 兄弟:比喻关系亲密,如同兄弟。
- 白日飞黄:比喻迅速升迁或显赫一时。
- 三尺法:指法律,古代法律文书常以三尺长的竹简书写。
- 五色云:五彩的云,常用来比喻吉祥或美好的景象。
- 石下清:指石泉下的清水。
- 冤滞:指冤屈和阻滞。
- 眼中翳:指眼中的障碍,比喻心中的疑惑或不满。
翻译
甘泉与石泉,本质相同,性质相似。 它们都是清澈的水流,虽然来源不同,却如同兄弟般亲密。 石泉告别甘泉,如同白日中飞黄腾达般离去。 手持着法律的文书,前往那五彩云生之地。 愿以石泉下的清水,为世间洗清冤屈和阻滞。 不仅是为了洗清冤屈,更是为了消除人们眼中的障碍。
赏析
这首诗以甘泉和石泉为喻,表达了诗人对潘石泉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诗中,“甘泉”与“石泉”象征着清廉正直的品质,而“异派为兄弟”则强调了两人虽出身不同,但志同道合。后文通过“白日飞黄”和“五色云生处”等意象,描绘了潘石泉的升迁和前程似锦,同时表达了诗人希望他能以清廉之身,为世间带来正义和光明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