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阳明麓:阳明山脚。阳明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是道教名山之一。
- 负暄:晒太阳。
- 鸣犊:指牛犊的叫声。
- 嗟:感叹词,表示叹息或赞叹。
- 无殃:没有灾祸,指平安无事。
- 耻独:以独处为耻,意指不愿独享此乐。
翻译
我所思念的是阳明山的山麓。那里空旷的山谷中没有人烟,却又树木茂盛。狗儿被春天的云彩惊动,鸡儿飞上了屋顶。 泉水声如同琴音,山鸟在歌唱,山中的人晒着太阳,听着牛犊的叫声。我感叹这样的乐趣,它是如此的平安无事,我不愿回来,而你也以独享此乐为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居生活画面,通过对阳明山麓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活的向往和怀念。诗中“空山无人又多木”一句,既展现了山中的幽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脱。后文通过对山中动物和自然声音的描绘,进一步以动衬静,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结尾的“我不归来君耻独”则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留恋,以及不愿独享此乐,希望与人共享的情怀。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陪诸公瀛洲胜会 》 —— [ 明 ] 湛若水
- 《 奉和桂洲公试天文医生之作 》 —— [ 明 ] 湛若水
- 《 赠寇子之南都三首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韵潘黄门谒伏波祠 》 —— [ 明 ] 湛若水
- 《 张水部惠予浆水玉石砚予视之隐有云气梅干双双侵云月色照耀走笔短歌谢之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夏官正郎伍君左迁安吉判官诗 》 —— [ 明 ] 湛若水
- 《 楼陴两洞轩中坐对兰花 》 —— [ 明 ] 湛若水
- 《 题陈郎中哀挽卷并跋尾一首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