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水部惠予浆水玉石砚予视之隐有云气梅干双双侵云月色照耀走笔短歌谢之
张君惠我浆水砚,烟水微茫云一片。
又如月色照梅梢,但色光芒月不见。
一干两干干青天,挛拳根着万千年。
学文须学石间秀,美在其中人得传。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浆水砚:一种砚台,以浆水石制成,色泽如云雾。
- 烟水微茫:形容砚台的色泽如烟雾般朦胧。
- 挛拳:形容树根盘曲的样子。
- 根着:扎根。
翻译
张君赠我一方浆水砚,其色泽如烟雾般朦胧,仿佛一片云彩。 又像是月光照耀在梅树梢上,只看到月光的光芒,却不见月亮本身。 一根两根的梅树枝干直插青天,树根盘曲,深深扎根于地下,历经万千年。 学习文学应当学习石头间的秀美,内在的美才是真正值得传承的。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张君赠送的浆水砚和梅树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赏和对文学学习的见解。诗中,“浆水砚”和“烟水微茫”描绘了砚台的独特美感,而“月色照梅梢”则进一步以月光和梅树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神秘。后两句则借石间秀美和梅树的坚韧,比喻文学学习应追求内在的美和持久的价值。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文学和自然美的深刻理解。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双调望江南 》 —— [ 清 ] 樊增祥
- 《 和王文举玉台体 》 —— [ 宋 ] 贺铸
- 《 暑雨遂如深秋 》 —— [ 宋 ] 张嵲
- 《 愚乐庵为傅曰川太史乃尊赋 》 —— [ 明 ] 程敏政
- 《 满庭芳 · 时在临安晚秋登临 》 —— [ 宋 ] 程垓
- 《 暮秋登百花寺风雨阻归感激时事偶承青州聂子见赠奉酬兼似梅庵长老 》 —— [ 明 ] 符锡
- 《 真宗告飨六首 其二 太祖、太宗加上尊谥用《显安》 》 —— [ 宋 ] 郊庙朝会歌辞
- 《 暮秋夜登楼望西河有感 》 —— [ 明 ] 谢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