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南京大鸿胪刘克柔
鸿胪出尚方,飘飘下五云。
踟蹰即长路,瞻恋犹枫宸。
朱光发大夏,长养同维新。
阳刚尚微郁,阴姤讵能沦。
两都景不殊,欣戚齐疏亲。
斗杓解斟酌,羲和无停轮。
谁能回元气,祈此万年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鸿胪:古代官名,掌管朝会、宾客、礼仪等事务。
- 尚方:古代官署名,掌管制造和供应宫廷使用的器物。
- 五云:五彩的云,古代常用来象征吉祥。
- 踟蹰: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 枫宸:指帝王的宫殿。
- 朱光:指阳光。
- 大夏:指中国。
- 阳刚:指阳气,代表积极、向上的力量。
- 阴姤:指阴气,与阳刚相对。
- 两都:指南京和北京。
- 斗杓:北斗七星中的两颗星,比喻指引方向。
- 羲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此处指太阳。
- 元气:指天地间的生命力。
翻译
鸿胪官从尚方出发,如飘飘然降下五彩云间。 他犹豫着踏上漫长的旅途,心中仍留恋着帝王的宫殿。 阳光照耀着广大的中国,万物生长,一切都在更新。 阳刚之气虽微弱,但阴气又怎能使其沉沦。 南京和北京的景象并无不同,欢喜与忧愁都与亲疏无关。 北斗星指引着方向,太阳神羲和的轮子永不停歇。 谁能恢复天地的元气,祈求这万年的春天。
赏析
这首诗是湛若水送别南京大鸿胪刘克柔的作品。诗中,“鸿胪出尚方,飘飘下五云”描绘了鸿胪官的尊贵与吉祥,而“踟蹰即长路,瞻恋犹枫宸”则表达了离别的犹豫与对皇宫的留恋。后文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朱光发大夏,长养同维新”,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阳刚尚微郁,阴姤讴能沦”则体现了诗人对阴阳平衡的哲学思考。结尾的“谁能回元气,祈此万年春”则是对国家长久繁荣的祈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国家的深情。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官居杂咏四绝句 》 —— [ 明 ] 湛若水
- 《 题天关别画赠陈补之衮 》 —— [ 明 ] 湛若水
- 《 已及首夏遂尔寻春与诸同志游胜泉寺时春花已罢遂观源泉怅然啸歌偶而成韵 》 —— [ 明 ] 湛若水
- 《 刘郎莲峰子求予书予援笔漫兴飘然于东海之滨矣 》 —— [ 明 ] 湛若水
- 《 题扇赠郭平川太守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用原韵酬姜仁夫兼柬董道卿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赠王德徵户曹谪官之肇庆驿丞 》 —— [ 明 ] 湛若水
- 《 赠别同年陈省斋司寇还朝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