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托根:扎根。
- 拟置:打算放置。
- 浩浩:形容风声或水势盛大。
- 抚松:轻抚松树。
- 等视:同等看待。
- 卑崇:卑微与崇高。
翻译
在岳山的顶端,松树虽多,但它们的根基却各有不同。正因为这种独特,它们才被人们所仰慕,打算将它们安置在幽静的亭子中。得到这样的松树,亭子显得更加幽静,浩浩荡荡的风声从中生出。仿佛有一个抚摸松树的人,他看待一切都是平等的,无论卑微还是崇高。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岳山顶上的松树,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于平等观念的推崇。诗中,“托根故不同”一句,既描绘了松树的独特性,也隐喻了人与众不同的个性和价值。后文通过“拟置幽亭中”和“浩浩生高风”的描绘,进一步以松树的幽静和高风来象征人的内心世界和高尚情操。最后,“若有抚松人,等视无卑崇”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于平等理念的坚持,认为在自然和人性面前,一切都是平等的,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追求。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金坛二尹李潜崖九皋黄门迓予沈渎同登茅山作二绝奉览兼示同游诸生 》 —— [ 明 ] 湛若水
- 《 再赠李朝芳还潮阳兼简薛竹居连珠吟 》 —— [ 明 ] 湛若水
- 《 汶上县作 》 —— [ 明 ] 湛若水
- 《 为永顺彭宣慰题四首天章阁 》 —— [ 明 ] 湛若水
- 《 将访西樵寄怀邓子 》 —— [ 明 ] 湛若水
- 《 过梅关同元默忆以道大理 》 —— [ 明 ] 湛若水
- 《 健翁费少师寿诗 》 —— [ 明 ] 湛若水
- 《 赠吾廷介致仕归开化诗四首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