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东山陈宗享复到山论学兼示诸生
吾爱蘧伯玉,五十能知非。
吾慕卫武公,耄期不忘规。
芳名垂典训,百世诚吾师。
嗟彼誇毗子,沾沾自满攲。
隙光讵全照,掩鉴犹蔽亏。
井蛙不知天,瓮里蒙醯鸡。
日月普空宇,万物含光辉。
高明与广大,临照无隐微。
圣哲崇弘毅,小器非大知。
全功在知性,尽心乃不遗。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蘧伯玉: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以贤德著称。
- 卫武公:春秋时期卫国的国君,以长寿和贤明著称。
- 耄期:指老年时期。
- 誇毗子:指自夸而软弱的人。
- 满攲:自满而倾斜,比喻自满而失去平衡。
- 隙光:透过缝隙的光线,比喻微小的智慧或见识。
- 掩鉴:遮蔽镜子,比喻被蒙蔽。
- 醯鸡:小虫,比喻见识短浅。
- 弘毅:宽广而坚定。
- 小器:指心胸狭窄的人。
- 大知:大智慧。
翻译
我爱蘧伯玉,他在五十岁时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我敬慕卫武公,即使到了老年也不忘自我反省。 他们的美名留在了经典中,百世之后仍是我们的楷模。 可叹那些自夸而软弱的人,自满而失去平衡。 他们的见识如同透过缝隙的光线,无法全面照见事物。 他们的智慧被蒙蔽,如同被遮蔽的镜子。 他们像井底之蛙,不知道天空的广阔,像瓮中的小虫,见识短浅。 日月普照整个宇宙,万物都沐浴着光辉。 高尚明达与宽广深邃,无所不照,无所不显。 圣哲之人推崇宽广而坚定的品质,而心胸狭窄的人并非拥有大智慧。 真正的成功在于了解自己的本性,充分发展心智,才能无所遗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蘧伯玉和卫武公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我反省和不断自我提升的推崇。诗中,作者批评了那些自满而见识短浅的人,强调了宽广的视野和坚定的品质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通过对比,诗篇传达了一种追求高尚品质和智慧的人生观,鼓励人们不断自我完善,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