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嘉会楼
十年两系艇,几度还登楼。
楼前餐果核,长树与楼头。
日午下疏阴,横塘门径幽。
彼树乃如此,令人生百忧。
废兴递相寻,今古共悠悠。
寂寞孤舟夜,潇条虚柝秋。
满天灿星月,渺渺银河收。
哲人嘉会地,不废长江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系艇:停泊小船。
- 餐果核:吃剩下的果核。
- 横塘:地名,此处指水塘边。
- 门径:小路。
- 废兴:兴衰更替。
- 递相寻:接连不断。
- 潇条:冷清。
- 虚柝:空荡的更声。
- 哲人:智者,有智慧的人。
- 嘉会:美好的聚会。
翻译
十年间,我两次停泊小船,多次登上这座楼。楼前散落着吃剩的果核,楼头的长树已经长得很高。正午时分,树荫稀疏,横塘边的小路显得幽静。那棵树已经如此高大,让我心生百般忧愁。兴衰更替接连不断,古今都是如此悠长。寂寞的夜晚,孤舟停泊,冷清的秋夜,空荡的更声回响。满天星斗灿烂,银河渐渐隐没。这是智者们聚会的圣地,长江的流水永不停息。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夜晚泊船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兴衰更替的感慨。诗中,“十年两系艇,几度还登楼”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回忆,而“废兴递相寻,今古共悠悠”则抒发了对历史长河中事物变迁的深刻认识。最后,“哲人嘉会地,不废长江流”以长江的不息流动象征智慧与历史的永恒,寄托了诗人对美好聚会地的怀念与对智慧传承的赞美。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次韵吴白楼冢宰斋居 》 —— [ 明 ] 湛若水
- 《 有怀南岳之约作诗酬觉山侍御 》 —— [ 明 ] 湛若水
- 《 赠南京大理寺正澹轩戴君升任柳州府太守诗 》 —— [ 明 ] 湛若水
- 《 癸酉除夕 》 —— [ 明 ] 湛若水
- 《 为汪节夫尚和题德馨堂诗 》 —— [ 明 ] 湛若水
- 《 望甘泉山作 》 —— [ 明 ] 湛若水
- 《 题松泉图为张伯牧中舍 》 —— [ 明 ] 湛若水
- 《 承广西大巡东逵陈侍御下车之初即致书来问盖公学出于蒋道林有渊源矣以此正己格物而风俗化矣小诗奉寄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