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斋居:指在书房或静室中居住,进行学习或修行。
- 今雨:指当下的雨。
- 一灯同:指在同一盏灯下共同学习或思考。
- 嶰谷筒:指竹子,这里形容风吹过竹林的声音。
- 仙乐:指美妙的音乐,常用来形容天上的音乐。
- 彩云中:指在五彩斑斓的云彩之中。
- 明烟:指香烟,这里用来象征祭祀或敬神。
- 感格:指感动,这里指感动神灵。
- 通三极:指通达天、地、人三界。
- 圣德:指皇帝的德行。
- 中和:指和谐平衡的状态。
- 协八风:指与八方之风和谐相处。
- 南国:指南方地区。
- 五回:指多次。
- 寸心:指内心。
- 折尽:指极度悲伤或失望。
- 一衰翁:指一个老者。
翻译
在书房中,我们共同在同一盏灯下,听着外面的雨声,风吹过竹林,发出如竹筒般的声音。我正回想起往年,那时仙乐响起,我们一起扶持着晴日下的彩云。香烟升起,感动了三界神灵,皇帝的德行和谐地协调着八方之风。在南方的我,多次仰望,内心的悲伤已无法言表,我这个老者的心已经碎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斋居中与友人共处的情景,通过风雨、竹声、仙乐等意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感慨。诗中“风竹如吹嶰谷筒”一句,以竹声比喻风声,形象生动。后文通过对“仙乐”、“彩云”等美好景象的回忆,与“寸心折尽一衰翁”的悲凉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深沉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与哀伤。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答江右刘善庵钦道乞题母墓碑 》 —— [ 明 ] 湛若水
- 《 访李鳌峰别驾于西台遍观胜景乐而有作六首见日亭 》 —— [ 明 ] 湛若水
- 《 答陈子望诸生求言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韵和夏桂洲癸巳孟春斋居之作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夏官正郎伍君左迁安吉判官诗 》 —— [ 明 ] 湛若水
- 《 题青原山房壁 》 —— [ 明 ] 湛若水
- 《 西樵山行示周生学心刘生廷绎周生荣穗谢生锡命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安子静如山考察左迁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