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华岩庵二首

祥光蔚起照南旻,霓栋辇飞梵宇新。 天欲一方开法象,地因六境坐金身。 芰荷已报池塘夏,草树犹含乐国春。 几载皈依勤两叟,到来此日豁心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蔚起:盛大、兴盛的样子。
  • 南旻:指南方的天空。
  • 霓栋:彩虹般的屋梁,形容建筑的壮丽。
  • 辇飞:形容建筑高耸入云,如飞翔一般。
  • 梵宇:指佛寺。
  • 法象:指佛法的象征。
  • 六境:佛教用语,指六种感官所接触的外境。
  • 金身:指佛像。
  • 芰荷:指荷花。
  • 乐国:指佛教中的极乐世界。
  • 皈依:佛教用语,指归依佛、法、僧三宝。
  • 豁心神:心情开朗,精神振奋。

翻译

祥瑞的光芒盛大地照耀着南方的天空,彩虹般的屋梁高耸入云,佛寺焕然一新。 天意似乎为了这一方开启了佛法的象征,大地因为六种感官的外境而坐落着金色的佛像。 荷花已经预示着池塘进入了夏季,草木依然保留着乐国的春意。 几年来两位老者勤勉地归依佛门,到此日到来时,心情豁然开朗,精神振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华岩庵的壮丽景象和佛教氛围,通过“祥光蔚起”、“霓栋辇飞”等词句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神圣。诗中“芰荷已报池塘夏,草树犹含乐国春”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佛教的极乐世界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因皈依佛教而获得的心灵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振奋。

曾受益

曾受益,字而吉。增城人。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举人。会试不第,谒选授福建宁德知县。以亲老不能迎养乞致仕,尝主修邑志。年八十九卒。有《吹剑集》。清康熙《增城县志》卷八有传。 ► 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