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夜与汪伯谐庶子陆鼎仪张启昭谕德联句

月转西檐夜向深,几回思卧更看参。 天清辇道遥闻柝,火冷斋庐半拥衾。 有制共严三日戒,受釐应荅九重心。 坐来无事频呼茗,怀抱都忘俗虑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斋夜:指在斋戒期间夜晚。
  • 庶子:古代官职名,指太子以外的儿子。
  • 谕德:古代官职名,负责教导太子。
  • 联句:古代文人聚会时的一种游戏,每人轮流作一句诗。
  • :指参星,夜空中的一颗星。
  • 辇道:指皇帝的车道。
  • :古代打更用的梆子。
  • 斋庐:斋戒时居住的小屋。
  • :被子。
  • 三日戒:指连续三天的斋戒。
  • 受釐:接受祭祀时的祭品。
  • 九重心:指皇帝的心意。
  • :茶。
  • 怀抱:胸怀,心情。
  • 俗虑:世俗的忧虑。

翻译

月亮转向西边的屋檐,夜色渐深,我几次想要躺下却又起身望向参星。 天空清澈,皇帝的车道远处传来打更的梆子声,斋戒的小屋里,火光微弱,我半裹着被子。 我们共同遵守了三天的斋戒,接受了祭祀的祭品,应当回应皇帝的深意。 坐在这里无事可做,频繁地叫人送茶来,我的心情完全忘记了世俗的忧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斋戒夜晚的宁静与深思。诗中通过月亮、参星、辇道、柝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人与朋友们共同遵守斋戒,体现了他们对精神修养的重视。末句“怀抱都忘俗虑侵”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灵得到了净化,忘却了世俗的烦恼。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