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癸夘冬至谒陵与李宾之学士联句二十首其一宾之约德胜关土城寺候同行予误出安定关土城过道赴约
五年重宿此斋居,往事分明一感予。
坐久青毡回夜暖,话残红烛到更馀。
中堂諌议迎新主,西郭耆民指故墟。
因忆旧游杨翰长,摩挲三诵壁间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成化癸夘:成化年间的癸卯年,即公元1483年。
-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
- 谒陵:参拜陵墓,这里指参拜明朝皇帝的陵墓。
- 李宾之: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学士:古代官职,掌管文学撰述。
- 联句:两人或多人各作一句或两句,组合成一首诗。
- 德胜关:地名,位于今北京市。
- 土城:古代用土筑成的城墙。
- 安定关:地名,位于今北京市。
- 斋居:指在寺庙中居住或修行。
- 青毡:古代士人常用的坐垫。
- 红烛:红色的蜡烛,常用于照明或装饰。
- 諌议:古代官职,负责向皇帝提出建议。
- 耆民:年长的百姓。
- 故墟:废墟,指旧时的遗址。
- 杨翰长: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摩挲:轻轻地抚摸。
- 壁间书:墙壁上的题字或诗文。
翻译
五年后再次住在这座寺庙中,往事的清晰让我深感触动。 久坐使得青毡坐垫在夜晚回温,谈话直至红烛燃尽,时间已过更深。 中堂的諌议官迎接新主,西郭的老百姓指向旧时的废墟。 回忆起与杨翰长的旧日游玩,轻轻抚摸着墙壁上的诗文,我三度诵读。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深情怀念和对旧日友人的思念。诗中通过“五年重宿”、“往事分明”等词句,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感慨。后文通过对“青毡”、“红烛”等细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怀旧的氛围。结尾处的“摩挲三诵壁间书”则体现了诗人对旧日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的热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