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癸夘冬至谒陵与李宾之学士联句二十首其一宾之约德胜关土城寺候同行予误出安定关土城过道赴约

掩地颠风作暮寒,乱云羁思两漫漫。 沙飞屡却行人步,大冷谁供逆旅餐。 岂有贤劳裨国事,最惭多病负儒冠。 停骖小憩斜阳里,莫问前头道路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成化癸夘:成化年间的癸卯年,即公元1483年。
  • 谒陵:前往祭拜皇陵。
  • 联句:两人或多人合作写诗,每人一句或几句。
  • 德胜关:地名,位于今北京市。
  • 土城:古代用土筑成的城墙。
  • 安定关:地名,位于今北京市。
  • 掩地颠风:形容风大,吹得尘土飞扬。
  • 羁思:旅途中的思绪。
  • 漫漫:形容思绪或景象无边无际。
  • 逆旅:旅馆。
  • 贤劳:辛勤的工作。
  • :有益。
  • 儒冠:指儒者的帽子,代指儒者或学问。
  • 停骖:停下马车。
  • 斜阳:傍晚的阳光。

翻译

在成化癸卯年的冬天,我前往祭拜皇陵,与李宾之学士合作写诗,共写了二十首。其中一首是李宾之约我在德胜关的土城寺等候同行,我却错误地从安定关的土城出发,错过了约定。

傍晚时分,大风卷起尘土,带来了寒意,乱云密布,我的思绪也变得无边无际。沙尘飞扬,使得行人屡次停步,严寒之中,谁又能提供旅馆的温暖呢?我自问并没有为国家做出什么贡献,却因多病而辜负了儒者的身份。在斜阳下,我停下马车稍作休息,不再去想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艰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冬日旅途中的孤独与艰辛,以及对未能如约的遗憾。诗中“掩地颠风作暮寒,乱云羁思两漫漫”生动地表现了恶劣的天气和诗人内心的迷茫。后句“沙飞屡却行人步,大冷谁供逆旅餐”则进一步以自然环境的艰难来象征人生的不易。结尾“停骖小憩斜阳里,莫问前头道路难”透露出一种无奈与释然,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一种超脱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