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匮:指宋太祖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她曾留下遗诏,要求赵匡胤传位给其弟赵光义,而非其子,此遗诏被称为“金匮之盟”。
- 斧声烛影:指宋太祖赵匡胤在烛光下被斧头击中的传说,暗示其死因不明。
翻译
金匮之盟的冷酷确实令人悲哀,为何会有如此残忍的杀心出现。 斧声和烛影的传说都无关紧要,胜国的诸位公卿都拥有卓越的史学才能。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宋太祖赵匡胤的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权力斗争中残酷一面的哀叹。诗中“金匮盟寒”指的是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的遗诏,这一遗诏导致了赵匡胤与其弟赵光义之间的权力斗争,最终赵光义篡位成为宋太宗。诗人认为这种权力的转移充满了悲哀和残酷。后两句则提到了关于赵匡胤死因的传说,即“斧声烛影”,诗人认为这些传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宋朝的诸位公卿都有记录和研究历史的才能。整首诗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历史人物才能的赞扬。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又次壁上旧韵 》 —— [ 明 ] 程敏政
- 《 九日宿存中家明日与汝彝汰万同登其屋南感钟山 》 —— [ 明 ] 程敏政
- 《 过丛山关入绩溪界巧溪桥 》 —— [ 明 ] 程敏政
- 《 题便面小景 》 —— [ 明 ] 程敏政
- 《 和提学王侍御明仲游茅山诗韵 》 —— [ 明 ] 程敏政
- 《 方侍御到京后寄题梅一绝并咏宪台梅三律勉和二篇其二 》 —— [ 明 ] 程敏政
- 《 闻南都新开池馆之胜漫摘坦侄二属对成诗二章 》 —— [ 明 ] 程敏政
- 《 题贵溪程原宗人濯缨亭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