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西草堂一首为邹义官赋

· 童轩
清隐台西地位奇,四时佳趣自相宜。 秋风萝蔓垂茅屋,春水桃花近竹篱。 劝客小姬歌白苧,遣怀新句写乌丝。 相过况有知音在,不用黄金铸子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凤西草堂:诗中提到的地点,可能是邹义官的居所。
  • 童轩:明代诗人,此诗的作者。
  • 清隐台:地名,可能指一个清静隐秘的地方。
  • 四时佳趣:四季的美好景致。
  • 萝蔓:藤蔓植物,如萝藦。
  • 茅屋:用茅草覆盖屋顶的简陋房屋。
  • 竹篱:用竹子编制的围栏。
  • 白苧:一种植物,也指用其纤维织成的布,此处可能指歌曲名或歌词内容。
  • 乌丝:指黑色的丝线,此处可能指书写用的墨线或纸张。
  • 知音:理解自己的人,此处指邹义官。
  • 黄金铸子期:用黄金铸造的钟子期像,钟子期是古代著名的音乐家,此处比喻邹义官的音乐才能。

翻译

在清隐台西边的这块地方真是奇妙,四季的美景都恰到好处。秋风吹拂着藤蔓垂挂在茅屋旁,春水边桃花盛开,靠近竹篱。劝客人听小姬唱着白苧歌,自己则用新写的诗句来抒发情怀。相聚时还有知音相伴,无需用黄金铸造钟子期的像来纪念。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清幽宜人的居所,通过四季变换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诗中“秋风萝蔓垂茅屋,春水桃花近竹篱”等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邹义官的深厚情谊,以及对音乐和诗歌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知音的珍视。

童轩

明江西鄱阳人,字士昂。工书能诗。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成化时,以户科都给事中入川镇压赵铎起事,还言欲息盗贼必先去贪官、均科差。累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军务。弘治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有《清风亭稿》、《枕肱集》、《梦征录》。 ► 5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