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思九歌

我所思兮在新泉,地发蟹眼长涓涓。 诸贤云集观我生,积累可以成大川。 萧子台高系去思,院中百卉弼唐迁。 咏归一调久欲绝,诸贤翕与端溪传。 予欲从之亮非远,自然堂外同此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新泉:新涌出的泉水。
  • 蟹眼:形容泉水初涌时的小泡,如同蟹眼。
  • 涓涓:形容水流细小而连续。
  • :和谐,一致。
  • 端溪:地名,此处可能指一个具体的地方或学派。
  • :确实,真的。

翻译

我所思念的是那新涌出的泉水,它像蟹眼一样冒出小泡,细水长流。 众多贤士聚集,观察我的生活,积累起来可以汇成大河。 萧子的高台高高耸立,让人怀念离去,院中的百花辅助着唐代的变迁。 咏叹归来的曲调已经久违,众多贤士和谐地与端溪传承。 我想要追随他们,确实并不遥远,自然堂外,我们共享同一片天空。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新泉、贤士、高台、百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切思念和向往。诗中“新泉”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而“贤士”的聚集则体现了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萧子的高台和院中的百花,不仅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与贤士们共同传承文化的渴望,以及对共享同一天空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理想追求。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