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徐曰仁守祁州三物三章章六句
有徂怀人,赠之纨扇。
辟元规尘,助清谈衍。
以除民热,以蔽大暵。
有徂怀人,赠之长鞭。
慎数马尾,勇著争先。
以起民罢,以驱蹊田。
有徂怀人,赠之缄书。
圯下之帙,寔帝者师。
毋咀其皮,而哜其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徂(cú):往,去。
- 纨扇:细绢制成的团扇。
- 辟元规尘:避开尘世的纷扰。
- 清谈衍:清谈的扩展,指深入讨论。
- 大暵(hàn):大旱。
- 长鞭:比喻激励或鞭策。
- 慎数马尾:比喻小心谨慎地处理事务。
- 起民罢:使民众振奋。
- 蹊田:田间小路,比喻解决民间问题。
- 缄书:密封的书信。
- 圯下之帙:指古代的书籍,圯下为地名,帙指书套。
- 寔帝者师:指帝王的师傅,寔为“是”的古字。
- 毋咀其皮:不要只看表面。
- 哜其胔(zì):品尝其精髓。
翻译
去往远方怀念的人,赠给他一把纨扇。 避开尘世的纷扰,助他深入讨论。 用以消除民众的烦恼,用以遮蔽大旱的苦难。 去往远方怀念的人,赠给他一条长鞭。 让他小心谨慎地处理事务,勇敢地争先。 用以振奋民众,用以驱赶田间的问题。 去往远方怀念的人,赠给他一封密封的书信。 书信中包含着帝王的师傅的智慧。 不要只看表面,而要品尝其精髓。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赠物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期望。诗中,“纨扇”、“长鞭”和“缄书”分别象征着避世清谈、振奋民心和智慧传承,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在不同方面给予的支持和鼓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送中舍谈君相●祭江香祝至南都竣事还京 》 —— [ 明 ] 湛若水
- 《 赠建昌南城张举人崇 》 —— [ 明 ] 湛若水
- 《 丁巳三月二十五夜梦坐化时四鼓也梦觉归寄罗念山诸同志 》 —— [ 明 ] 湛若水
- 《 饮南雄张太守忠爱堂即席赋 》 —— [ 明 ] 湛若水
- 《 承邓贲斋以诗报到普惠寺走笔依韵迓之 》 —— [ 明 ] 湛若水
- 《 寿蕴斋翁陈君华诞诗 》 —— [ 明 ] 湛若水
- 《 奉和琴冈黄大巡次韵石翁钓台之作因送还朝 》 —— [ 明 ] 湛若水
- 《 有怀南岳之约作诗酬觉山侍御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