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鬻蔬:卖菜。
- 东湖:地名,此处可能指一个具体的地点,也可能是泛指。
- 识屦钱:知道鞋子的价值,比喻懂得节俭或珍惜。
- 险□啖鸭:此处“险□”可能是指某种困境或艰难的情况,“啖鸭”意为吃鸭子,可能指在困境中仍能享受生活。
- 忘天:忘记天命或天意,指不顾一切。
翻译
卖菜养母也颇为可怜,曾有人懂得东湖的鞋子价值。 四十岁还未娶妻,怕妨碍母亲的食物,在艰难中吃鸭子已忘却天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孝顺的儿子,黄观英,他以卖菜为生,全心全意地照顾年迈的母亲。诗中“鬻蔬养母亦堪怜”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黄观英的同情和敬意。黄观英四十岁仍未娶妻,因为他担心娶妻会影响到母亲的食物供应,这种牺牲个人幸福以保全母亲生活的行为,体现了他的孝心和对母亲的深厚情感。最后一句“险□啖鸭已忘天”则揭示了他在困境中依然能够享受生活,不顾一切地维持家庭和谐的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黄观英的故事,传达了对孝道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留题鸡鸣寺桂庵僧房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送陈海山节推池州 》 —— [ 明 ] 湛若水
- 《 钱绪山秋官同诸友骆君举邓天德郭以平黄如礼黄如道钟体嘉来访甘泉三日告归予方登飞云遂与分袂诗以送之 》 —— [ 明 ] 湛若水
- 《 用前韵送司马莪峰先生考绩癸巳十一月十六日 》 —— [ 明 ] 湛若水
- 《 闻陈黎梁六君罗浮舟中为海盗所惊而归作诗嘲之且定重游之期 》 —— [ 明 ] 湛若水
- 《 赠何公志别驾事竣还湖州 》 —— [ 明 ] 湛若水
- 《 荣寿诗赠赵廷评崇信归庆严亲梅月翁 》 —— [ 明 ] 湛若水
- 《 新岁六日淩江驿新晴即事四绝句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