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汲者:取水的人。
- 大罗:道教中的大罗天,是最高的天界,这里比喻极为纯净或珍贵。
翻译
种植橘树而非杏树,因为杏树虽多,但病害也多。 橘园中有一口天赐的泉水,取水的人来此都会自然地歌唱。 寄语给那位野外的仙子,这泉水与天界的大罗天一样纯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橘树与杏树,表达了作者对于纯净与健康的向往。橘园中的天泉象征着纯净与生命的源泉,汲水者的自歌则反映了人们对此泉水的喜爱与赞美。最后,作者寄语野仙子,将这泉水比作道教中的大罗天,强调了其珍贵与纯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颂扬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赠吾廷介致仕归开化诗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贰尹杨亦泉送行恋恋因念其旦旦勤事乎凤凰士民称之寓燕石作诗劳之 》 —— [ 明 ] 湛若水
- 《 登飞云顶用濂溪韵三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题潘司马三锡册后 》 —— [ 明 ] 湛若水
- 《 过大庙峡有感 》 —— [ 明 ] 湛若水
- 《 赠洪觉山方时素归福山五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送何柏斋少司空应召迁北部 》 —— [ 明 ] 湛若水
- 《 出漕溪即事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