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橘园野仙卷

种橘不种杏,杏多人病多。 橘井有天泉,汲者来自歌。 寄语野仙子,此泉同大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汲者:取水的人。
  • 大罗:道教中的大罗天,是最高的天界,这里比喻极为纯净或珍贵。

翻译

种植橘树而非杏树,因为杏树虽多,但病害也多。 橘园中有一口天赐的泉水,取水的人来此都会自然地歌唱。 寄语给那位野外的仙子,这泉水与天界的大罗天一样纯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橘树与杏树,表达了作者对于纯净与健康的向往。橘园中的天泉象征着纯净与生命的源泉,汲水者的自歌则反映了人们对此泉水的喜爱与赞美。最后,作者寄语野仙子,将这泉水比作道教中的大罗天,强调了其珍贵与纯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颂扬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