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杜子美草堂

· 童轩
性僻耽诗死不休,文光万丈谪仙俦。 浣花溪上频年兴,饭颗山前半世愁。 风送雨声江閤夜,云涵星影草堂秋。 可怜一片经纶志,短褐长镵到白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性僻:性格孤僻。
  • 耽诗:沉迷于诗歌。
  • 谪仙:被贬谪的仙人,这里指杜甫,因其才华被比作仙人。
  • 浣花溪:位于四川成都,杜甫曾在此居住。
  • 饭颗山:传说中杜甫常去的地方,象征其贫困。
  • 江閤:江边的楼阁。
  • 草堂:杜甫在浣花溪的居所。
  • 经纶志:治理国家的抱负。
  • 短褐:粗布衣服,指贫苦生活。
  • 长镵:长柄的农具,这里指耕作。

翻译

性格孤僻,沉迷于诗歌,至死不休,他的文学光芒万丈,堪比被贬谪的仙人。在浣花溪上度过了多年的兴盛时光,而在饭颗山前却半生忧愁。江边的楼阁夜晚,风送雨声,草堂的秋天,云中映着星影。可怜他一片治理国家的抱负,却只能穿着粗布衣,手持长柄农具,直到白发苍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杜甫一生的坎坷与才华,通过对比浣花溪的兴盛与饭颗山的愁苦,展现了杜甫生活的起伏。诗中“风送雨声江閤夜,云涵星影草堂秋”以景寓情,表达了杜甫内心的孤寂与对理想的追求。结尾的“短褐长镵到白头”则深刻反映了杜甫一生虽怀抱经纶之志,却始终未能施展,最终只能以贫苦终老的悲凉命运。

童轩

明江西鄱阳人,字士昂。工书能诗。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成化时,以户科都给事中入川镇压赵铎起事,还言欲息盗贼必先去贪官、均科差。累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军务。弘治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有《清风亭稿》、《枕肱集》、《梦征录》。 ► 5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