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郭掾未伸轩卷

亲丧不葬孤儿罪,声欲彻天成永号。 一日九原封马鬣,百年万事付鸿毛。 秋风白发身今老,寒食青山梦转劳。 家圃卖瓜归去好,墓庐攀柏种来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彻天:直达天际,形容声音响亮。
  • 永号:长久的哀号。
  • 九原:指墓地。
  • 马鬣:指坟墓上的土堆,形似马鬃。
  • 鸿毛:比喻极轻,微不足道。
  •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古代有禁火三日的习俗,称为寒食节。
  • 家圃:家中的菜园。
  • 墓庐:墓旁的简陋房屋,供守墓或祭祀用。
  • 攀柏:攀折柏树枝,古时用于扫墓或祭祀。

翻译

亲人的丧事未能安葬,这是孤儿的罪过,我哀号的声音欲直达天际,成为长久的悲鸣。 一天之内墓地上的土堆被封好,百年的万事都变得微不足道。 秋风吹拂着白发,我已老去,寒食节时在青山间梦回,思绪更加劳顿。 家中的菜园里卖瓜归去,或许是个好选择,墓旁的小屋旁,攀折的柏树枝种得越来越高。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亲人丧事未能妥善处理的深深自责和无尽哀思。诗中,“声欲彻天成永号”一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悲痛之情,声音直达天际,象征着哀思之深重。后文通过对比“九原封马鬣”与“百年万事付鸿毛”,突显了生死之间的无常与人生的渺小。末句“墓庐攀柏种来高”则寓含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与无尽的思念之情。

程本立

明浙江崇德人,字原道。程德刚子。洪武中举明经、秀才,授秦府引礼舍人,历长史,受累谪云南为吏。洪武三十一年征入翰林,预修《太祖实录》,迁右佥都御史。建文三年坐事贬官,仍留纂修。《实录》成,出为江西副使。未行,燕兵入京,自杀。 ► 2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