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幼度待制致仕归大梁应教

簪笔三年直禁坡,扬铃一日上淮河。 归来疏传黄金重,老去冯郎白发多。 野陌早花才点缀,官亭新柳已婆娑。 梁园到日春如海,儿子将军奈乐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簪笔:古代官员上朝时插在帽上的笔,这里指官员。
  • 禁坡:指皇宫内的坡地,这里代指朝廷。
  • 扬铃:古代官员出行时,前导的骑吏所持的铃,这里指官员出行。
  • 淮河:中国东部主要河流之一,流经河南、安徽、江苏等省。
  • 疏传:指上疏奏事,传达给皇帝。
  • 黄金重:比喻功名显赫,地位尊贵。
  • 冯郎:指冯唐,汉代人,以直言敢谏著称,这里泛指老去的官员。
  • 婆娑:形容树枝叶茂盛,随风摇曳的样子。
  • 梁园:指大梁(今河南开封)的园林,这里代指王幼度的家乡。
  • 春如海:形容春天花开繁盛,如海洋一般无边无际。

翻译

你作为官员,三年间直插笔帽在朝廷中,今日扬起铃声,一日之间便到了淮河。 归来后,你的功名如同黄金般沉重,而老去的官员,如冯唐,白发已多。 野外的早春花朵刚刚点缀了大地,官亭旁的新柳已茂盛摇曳。 当你回到大梁的家园,春天如同海洋般浩瀚,你的儿子和将军们,又怎能不快乐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官员从朝廷归乡的情景,通过对比其在朝的荣耀与归乡的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官员晚年生活的祝愿和对家乡春天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簪笔”、“扬铃”象征官员的身份与出行,“黄金重”、“白发多”对比了功名与岁月的痕迹,“春如海”则生动地描绘了家乡春天的盛景。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特色。

程本立

明浙江崇德人,字原道。程德刚子。洪武中举明经、秀才,授秦府引礼舍人,历长史,受累谪云南为吏。洪武三十一年征入翰林,预修《太祖实录》,迁右佥都御史。建文三年坐事贬官,仍留纂修。《实录》成,出为江西副使。未行,燕兵入京,自杀。 ► 2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