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沧江

曾观樊绰云南志,今入兰沧江上舟。 山自哀牢皆北向,水如弥渃尽南流。 乾坤瓮盎多蚊蚋,蛮貊襟裾类马牛。 揽辔登高一回首,悠悠何处望神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沧江:即澜沧江,流经云南的一条重要河流。
  • 樊绰:明代地理学家,著有《云南志》。
  • 哀牢:古代地名,在今云南省境内。
  • 弥渃: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云南的某条河流。
  • 乾坤:天地。
  • 瓮盎:大腹小口的陶器,这里比喻天地间的狭小空间。
  • 蚊蚋:蚊子。
  • 蛮貊:古代对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 襟裾:衣襟,这里比喻人的外表或行为。
  • 马牛:比喻粗野无礼。
  • 揽辔:抓住马缰,准备驾车。
  • 神州:中国的古称。

翻译

曾经阅读过樊绰的《云南志》,如今我乘舟进入澜沧江。山脉自哀牢山一路向北延伸,而水流如弥渃河般尽是向南流淌。天地间仿佛一个狭小的瓮盎,蚊虫众多,南北方少数民族的举止如同马牛般粗野。我抓住马缰,登高回望,心中不禁涌起悠长的思绪,何处才能望见我心中的神州大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澜沧江的自然景色和周边人文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云南地区的深刻感受和对中原文化的怀念。诗中,“山自哀牢皆北向,水如弥渃尽南流”巧妙地运用地理特征,形成对比,突出了云南的独特地理位置。后句“乾坤瓮盎多蚊蚋,蛮貊襟裾类马牛”则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结尾的“揽辔登高一回首,悠悠何处望神州”则抒发了诗人对中原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对文化根源的追寻。

程本立

明浙江崇德人,字原道。程德刚子。洪武中举明经、秀才,授秦府引礼舍人,历长史,受累谪云南为吏。洪武三十一年征入翰林,预修《太祖实录》,迁右佥都御史。建文三年坐事贬官,仍留纂修。《实录》成,出为江西副使。未行,燕兵入京,自杀。 ► 2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