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许太守琯之兴化
兴化古名郡,庙为长者留。
何以称长者,筑陂灌民畴。
闻有障海堰,亦有黄公桥。
桥成不自度,鹊去空遗巢。
鱼性恶其网,人情忌其高。
令德全恺悌,吐茹岂刚柔。
民俗望风变,再来段大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陂(bēi):池塘,这里指筑堤蓄水。
- 民畴:田地,这里指百姓的田地。
- 障海堰:阻挡海水的水坝。
- 黄公桥:桥名,具体不详,可能为当地一座有名的桥。
- 鹊去空遗巢:比喻功成身退,只留下功绩。
- 鱼性恶其网:比喻人对于束缚的反感。
- 令德:美好的德行。
- 恺悌(kǎi tì):和乐平易。
- 吐茹:比喻处理事务,这里指处理政务。
- 刚柔:刚强与柔和,这里指处理政务时的策略。
- 段大夫:指许琯,因其将赴任兴化太守,故称。
翻译
兴化是一个古老而有名的郡县,那里留下了长者的庙宇。 长者之所以被称为长者,是因为他筑堤蓄水灌溉百姓的田地。 听说那里还有阻挡海水的水坝,以及著名的黄公桥。 桥建成后,建桥者不自度其功,如同鹊鸟离去,只留下空巢。 鱼儿厌恶网罗,人们忌惮过高的地位。 美好的德行应当全面和平易,处理政务岂能只有刚强或柔和。 当地民俗因风而变,期待许琯太守的再次到来,如同段大夫一般。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兴化郡的历史和长者的功德,通过筑陂灌溉、建桥留名的典故,表达了对于为民造福、功成身退的崇高精神的颂扬。诗中“鹊去空遗巢”寓意深远,既是对长者功成不居的赞美,也是对后继者的期望。末句以“段大夫”喻许琯,寄托了对新任太守能够继承先贤遗志,以德治民的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