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庙谟(miào mó):指朝廷的策略。
- 分镇:指分散权力,各自镇守。
- 徙戎:指迁移边疆民族。
- 清谈:指空谈,不切实际的讨论。
- 传家素节:指家族中传承的正直品质。
- 杨震:东汉时期的名臣,以清廉著称。
- 孔戡(kǎn):春秋时期的贤臣,以忠诚和智慧闻名。
- 遗荫:指留下的恩泽或影响。
- 槐幄(huái wò):槐树的荫蔽,比喻家族的庇护。
翻译
朝廷的策略只是想要保护东南地区,有多少忠言逆耳,主上却不愿听从。 分散权力,各自镇守,唯独唐朝未曾讨论;迁移边疆民族,谁又能像晋朝那样空谈。 家族中传承的正直品质,推崇杨震;离开国家时的高风亮节,回忆起孔戡。 留下百年的恩泽和影响,家门前的槐树荫蔽依旧,形成了三重庇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朝廷策略的不满和对忠臣的怀念。诗中“庙谟惟欲保东南”一句,直接点出了朝廷的短视和局限,而“分镇独馀唐未议,徙戎谁说晋清谈”则通过对比,批评了朝廷在处理国家大事上的无能和空谈。后两句则通过对杨震和孔戡的赞美,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樊驸马大振受诏典禁旅宿卫 》 —— [ 明 ] 程敏政
- 《 送董尚矩侍读使朝鲜 》 —— [ 明 ] 程敏政
- 《 李源十景 其四 斗峡回澜 》 —— [ 明 ] 程敏政
- 《 济宁夜雨感怀闻外叔舅侍御李公已赴山东宪副 》 —— [ 明 ] 程敏政
- 《 过龙源赵东山先生故居 》 —— [ 明 ] 程敏政
- 《 金山七咏金山 》 —— [ 明 ] 程敏政
- 《 夜渡两关记 》 —— [ 明 ] 程敏政
- 《 杨村寺与似都宪联句为别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