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钖山孙王庙

庙食青山岁月长,居人多未识孙王。 江东讨逆功初著,许下迎銮志莫偿。 一代英豪存太史,三分名节愧元方。 何当订入新图志,祀典分明重此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庙食:指在庙中享用祭祀的食品。
  • 青山:指庙宇所在的山。
  • 孙王:指孙权,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
  • 江东:指长江下游的东南地区,即吴国的主要领土。
  • 讨逆:指讨伐叛逆,这里指孙权平定内乱。
  • 功初著:指功绩初步显现。
  • 许下:指许昌,曹操的都城。
  • 迎銮:指迎接皇帝,这里指孙权曾有意迎接汉献帝。
  • 志莫偿:指心愿未能实现。
  • 英豪:英雄豪杰。
  • 太史:古代官职,负责记载历史。
  • 三分:指三国鼎立的局面。
  • 名节:名声和气节。
  • 元方:指东汉末年的名士袁绍,这里用以对比孙权的功绩和名声。
  • 新图志:新的地图和地方志。
  • 祀典:祭祀的典礼。

翻译

庙宇坐落在青山之中,岁月悠长,当地居民大多不认识孙王。 在江东平定叛乱的功绩初显,而在许昌迎接皇帝的愿望却未能实现。 一代英雄的事迹被太史记载,三分天下的名节使元方感到惭愧。 应当将这些事迹编入新的地方志中,使这里的祭祀典礼更加分明和重要。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孙权的功绩和未竟之志的描述,表达了对这位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诗中“庙食青山岁月长”描绘了庙宇的静谧与历史的深远,而“江东讨逆功初著”与“许下迎銮志莫偿”则对比了孙权的成功与遗憾。最后两句呼吁将孙权的事迹编入地方志,强调了对其历史地位的重视,体现了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与尊重。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