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三日早下纹溪待渡不至步过桥行南山中

欲济长川乏苇航,屐痕初试板桥霜。 举头日驭回南陆,缩手寒威似北方。 斜压石梁松骨瘦,细攒沙陇麦芽长。 十年再走朱村道,消得浮生几度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纹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苇航:用芦苇编成的筏子,这里指渡船。
  • 屐痕:木屐留下的痕迹,指行走的痕迹。
  • 日驭:太阳,比喻太阳如驾驭的车轮。
  • 南陆:古代指南方,这里指太阳从南方回归。
  • 缩手:因寒冷而把手缩回。
  • 斜压:斜靠或斜倚。
  • 松骨:松树的枝干。
  • 细攒:细密地聚集。
  • 沙陇:沙丘。
  • 麦芽:麦苗。
  • 朱村: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浮生:指短暂无常的人生。

翻译

想要渡过长河却没有渡船,初次尝试在板桥上的霜迹留下木屐的痕迹。抬头望见太阳从南方回归,因寒冷而把手缩回,感觉像是北方的严寒。斜靠在石桥上的松树枝干显得瘦削,细密地聚集在沙丘上的麦苗长势良好。十年间再次走过朱村的道路,感叹这短暂的人生中又有几次忙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冬日早晨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诗中“屐痕初试板桥霜”一句,既表现了清晨的寒冷,又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后文通过对松树和麦苗的描写,进一步以物喻人,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忙碌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