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司空胡静庵奉诏改掌都宪

平生子魏子,称道十年前。 夙闻艰贞节,兼知文武贤。 倾盖金陵下,初赋缁衣篇。 秋风爽鸠鸣,鸾凤为鹰鹯。 淩厉翀九霄,众鸟皆回旋。 独自持风裁,肃肃都城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夙闻:早有耳闻。
  • 艰贞节:在困难中坚守正直的节操。
  • 倾盖:指初次见面时相谈甚欢,如同旧友重逢。
  • 缁衣篇:指初次见面时的赠诗。
  • 爽鸠:一种鸟名,这里比喻贤才。
  • 鸾凤:比喻贤才。
  • 鹰鹯:比喻凶猛的人或事物。
  • 淩厉:形容气势猛烈。
  • :向上直飞。
  • 风裁:风度与裁断,这里指公正的判断。

翻译

我与子魏子相识已久,十年前就听闻他的名声。他以坚守正直的节操和文武双全的才能著称。我们在金陵初次相遇,交谈甚欢,我为他初次赋诗。秋风中,爽鸠鸣叫,鸾凤般的贤才被比作鹰鹯,气势猛烈地直冲九霄,其他鸟儿都回旋避让。只有他独自保持着公正的判断,肃穆地守护着都城的天空。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胡静庵的敬仰之情。诗中,“夙闻艰贞节,兼知文武贤”一句,既赞扬了胡静庵的品德,又肯定了他的才能。通过“倾盖金陵下,初赋缁衣篇”的叙述,展现了两人初次见面的情景,以及诗人对胡静庵的欣赏。后文以鸟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胡静庵的威严与公正,表达了对他的崇敬之情。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