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赵惟用分教江阴

吾师闇然翁,一见一百拜。 道高人伦表,忠信世无配。 过乡见乡人,肃肃起敬爱。 矧子久立门,托孤姻娅外。 素衷靡边幅,古器绝雕伪。 持此忠信教,一洗文俗弊。 永佩溪中兰,馨香满江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闇然翁:指深藏不露、内敛的老人。
  • 矧:何况。
  • 姻娅:指亲戚关系。
  • 素衷:本心,本意。
  • 边幅:指外表,外貌。
  • 古器:古代的器物,比喻朴素无华。
  • 雕伪:雕琢和虚假。
  • 文俗弊:指文人的俗气弊病。
  • 永佩:永远佩戴。
  • 溪中兰:比喻高洁的品质。
  • 江介:江边。

翻译

我尊敬的老师,是一位内敛的老人,我一见他就拜了一百次。他的道德高尚,在人伦中是表率,他的忠诚和信实是世上无与伦比的。他经过故乡,见到乡亲们,都会肃然起敬,心生爱慕。何况你,长久地站在他的门前,作为他的亲戚之外的托孤。你的本心不追求外表的华丽,像古代的器物一样朴素无华,没有雕琢和虚假。你带着这样的忠诚和信实去教育,可以洗净文人的俗气弊病。你将永远佩戴着溪中的兰花,让它的馨香弥漫在江边。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一位道德高尚、忠诚信实的老师的敬仰之情。诗中,“闇然翁”形象地描绘了老师的内敛和深沉,而“道高人伦表,忠信世无配”则直接赞颂了老师的道德品质。通过对比“素衷靡边幅”与“古器绝雕伪”,诗人强调了老师朴素无华、真诚无伪的品质。最后,以“永佩溪中兰,馨香满江介”作结,寓意老师的高洁品质将永远影响和感化周围的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老师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