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都宪似公过访

喜雀纷纷噪竹枝,果然旌节访茅茨。 同年几是论心者,未老重惊会面时。 梅雨一天阴下定,萍星千里渺何之。 閒情且落清尊外,共倒奚囊说近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都宪:明代对都察院官员的尊称,这里指谢似公。
  • 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作为信物,这里比喻谢似公的到访。
  • 茅茨:茅草盖的屋顶,也指茅屋,这里指简陋的住所。
  • 同年:科举时代称同榜考中的人,这里指同年的朋友。
  • 梅雨:指初夏江淮流域持续较长的阴雨天气,因正值梅子黄熟,故称。
  • 萍星:比喻漂泊不定。
  • 閒情:闲适的心情。
  • 清尊:清酒。
  • 奚囊:诗囊,典出《新唐书·李贺传》,李贺每出游,携一古破锦囊,得句即投其中。后因称诗囊为“奚囊”。

翻译

喜鹊叽叽喳喳地在竹枝上叫个不停,果然是谢似公带着使者的仪仗来访我这简陋的茅屋。 我们这些同榜考中的朋友中,有几人能真正谈心呢?没想到还未老去,就再次惊喜地相会。 梅雨季节,一天的阴云已经定格,而远方的朋友却像漂泊的星辰,不知去向何方。 我们且将闲适的心情放在清酒之外,一起倾倒诗囊,谈论近来的诗作。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谢似公来访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通过喜鹊、旌节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谢似公的到访场景,同时通过对梅雨、萍星的描绘,抒发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最后,作者与谢似公共饮清酒,谈论诗作,展现了文人雅士间的闲适生活和深厚情谊。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