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廿五:二十五。
- ?:(yǎn),古同“岩”,山崖。
- 阑干:栏杆。
- 纵远眸:放眼远望。
- 泰岳:泰山。
- 一带:形容河流宽广,像一条带子。
- 草合:草丛茂密。
- 平原:广阔的平地。
- 马未收:马还没有被收拢,指马在草原上自由奔跑。
- 矫首:抬头。
- 乡关:故乡。
- 迢递:遥远。
- 南洲:指南方的陆地,这里指作者的家乡。
翻译
在三月二十五日,我忙完公务后一同登上驿站的楼阁,倚靠在栏杆上,放眼远望。泰山的几个山峰仿佛从天外崛起,黄河像一条带子般向东流淌。古岸边,船只停靠,人们争相渡河;平原上,草丛茂密,马儿还在自由奔跑。我抬头寻找故乡的方向,但只见暮云笼罩,南方的家乡被遥远的距离隔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公务之余登楼远眺的情景,通过对泰山、黄河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壮阔的自然风光。诗中“泰岳数峰天外起,黄河一带水东流”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山河的雄伟,而“舟横古岸人争渡,草合平原马未收”则生动地描绘了人们的生活场景。结尾的“矫首乡关何处是,暮云迢递隔南洲”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暮云和遥远的距离成为了思乡之情的象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家乡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