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沼(zhǎo):池塘。
- 充栋:形容书籍堆积如山。
- 青云:比喻高远的志向或地位。
- 恭默:恭敬而沉默,指专心学习。
- 群藉:众多的书籍。
- 学礼:学习礼仪。
翻译
楼外的堂前池塘引来了溪水,楼内书籍堆积如山,高耸如青云。 半年来我专心致志地阅读众多书籍,学习礼仪之余,更专注于学习诗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刘秋卿梅国书院的学术生活。诗中,“楼外堂前沼引溪”一句,不仅描绘了书院的环境,也隐喻学问的源远流长。“楼中充栋青云齐”则形象地表达了书院藏书之丰富,学问之高深。后两句“半年恭默开群藉,学礼无穷但学诗”,反映了作者对学问的虔诚追求,以及对诗歌的特别钟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热爱和对诗歌的执着追求。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斗潭八景圩上观澜 》 —— [ 明 ] 湛若水
- 《 叠韵酬洗奕倩 》 —— [ 明 ] 湛若水
- 《 先期史恭甫来同游茅山,家人已迎至镇江矣,月十二日也。意其连夜归报速来,予已到山二日,至望之暮,犹未至,岂为泥雨所阻欤?或赈饥之务未暇欤?未可知也,因作二诗唁之。其一 》 —— [ 明 ] 湛若水
- 《 为王舆浦司徒悼何氏夫人 》 —— [ 明 ] 湛若水
- 《 题吴郎克容东白号 》 —— [ 明 ] 湛若水
- 《 据延祐残碑复名甘泉洞亭曰甘泉亭诗 》 —— [ 明 ] 湛若水
- 《 题芳洲为袁御医作 》 —— [ 明 ] 湛若水
- 《 先期史恭甫来同游茅山家人已迎至镇江矣月十二日也意其连夜归报速来予已到山二日至望之暮犹未至岂为泥雨所阻欤或赈饥之务未暇欤未可知也因作二诗唁之 其一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