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斗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作者湛若水家乡或常去的地方。
- 八景:古代文人常将某一地区的八种景观或特色作为一组,称为“八景”。
- 圩(wéi):指堤坝或围起来的地方。
- 观澜:观赏水波的动态。
- 耕陇:耕作的田地。
- 离披:分散,散乱的样子。
- 纵然:即使,即便。
- 补山衣:比喻云彩像山的衣服,即使被耕破,云彩散开,仍然可以像补衣服一样,重新聚集覆盖山峰。
翻译
在斗潭的圩上观赏波澜, 耕作的田地仿佛要穿破云层, 云层一旦被耕破,就会散乱无章。 即便田地真的耕破了云层, 云彩依旧能像补衣服一样, 重新聚集,覆盖山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耕田与云彩的互动,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诗中“耕陇恐破云,云破成离披”形象地表达了耕作对自然景观的影响,而“纵然耕破罢,犹得补山衣”则传达了自然界自我修复和循环再生的哲理。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次韵和夏桂洲癸巳孟春斋居之作 》 —— [ 明 ] 湛若水
- 《 和答少参王敬所访黄龙洞天华书院 》 —— [ 明 ] 湛若水
- 《 送觉山外补之温州 》 —— [ 明 ] 湛若水
- 《 睍睆二章章六句 》 —— [ 明 ] 湛若水
- 《 题淮浦为杨敬之太仆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大都宪胡先生考绩之京 》 —— [ 明 ] 湛若水
- 《 寄贺太仆吕巾石疏乞得归 》 —— [ 明 ] 湛若水
- 《 长江杂咏十一首大胜关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