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芳李若虚二宪副及江廷诸宪佥约游西湖左时翊大参后至得联句十首时成化癸夘三月三日也
山当佳处启船扉,唤酒催诗思欲飞。
狼藉醉中长短句,阑珊春后裌绵衣。
忘机鸥鹭随冠盖,浪迹鹓鸾负蕨薇。
后会未涯情未已,恨中谁道故人稀。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宪副:明代官职名,指副使。
- 宪佥:明代官职名,指佥事。
- 大参:明代官职名,指参政。
- 癸夘:古代纪年法,此处指成化癸夘年,即1473年。
- 扉:门。
- 狼藉:杂乱无序的样子。
- 阑珊:将尽,衰落。
- 裌绵衣:双层绵衣,指春寒未尽时所穿的衣物。
- 忘机:忘却计较或巧诈之心,指自甘恬淡与世无争。
- 鸥鹭:鸥鸟和鹭鸟,常用来比喻隐居生活。
- 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
- 鹓鸾:传说中的凤凰一类的鸟,比喻高贵之人。
- 蕨薇:蕨菜和薇菜,代指隐士的食物。
- 未涯:没有边际,指未来。
- 恨中:遗憾之中。
翻译
山峦在美景之处为我们敞开了船门,唤来美酒,诗意随之飞扬。 醉意中随意吟出的长短句杂乱无章,春寒未尽时,春衣已显单薄。 忘却世俗的鸥鹭随着官吏们的冠盖飞翔,而我却浪迹天涯,辜负了隐士的蕨薇。 未来的相会尚未可知,情感却未曾消减,遗憾之中,谁又能说故人稀少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游西湖时的情景与心境。诗中,“山当佳处启船扉”一句,即展现了西湖美景的诱人之处,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开放。后文通过“狼藉醉中长短句”等句,表达了诗人醉后的放纵与不羁,以及对春寒未尽的淡淡哀愁。而“忘机鸥鹭随冠盖”与“浪迹鹓鸾负蕨薇”则形成了鲜明对比,一方面是官场的繁华与喧嚣,另一方面则是隐士的清静与自足。结尾处,“后会未涯情未已”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以及对友情的深深眷恋。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和副詹杨先生府中斋宿忆弟六言八句诗韵二首 》 —— [ 明 ] 程敏政
- 《 寄寿闵口毕处士 》 —— [ 明 ] 程敏政
- 《 丙午六月同黄大器避暑朝天宫李鍊师之来鹤轩 》 —— [ 明 ] 程敏政
- 《 四茔为林侍御贵实赋宝涧西原 》 —— [ 明 ] 程敏政
- 《 挽彭处士夫妇 》 —— [ 明 ] 程敏政
- 《 沛县端午与同行徐敬夫舍人王去私司务赵梦麟主事 》 —— [ 明 ] 程敏政
- 《 十四日斋宿翰林东署有怀时同寅诸君子多奉送大行赴山陵 》 —— [ 明 ] 程敏政
- 《 和李太守宗仁二律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