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授滇南提学有成

· 童轩
强将疏陋事高谈,六籍何曾一字谙。 犬马有心常恋北,鲲鹏无定又图南。 非才乍可三宜去,渐老宁知七不堪。 眼底诸生如玉立,扣钟应是笑声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六籍: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 犬马:比喻忠诚或自谦之词,此处指作者自己。
  • 鲲鹏:古代神话中的大鱼和大鸟,比喻志向远大或力量强大。
  • 三宜:指适宜于三种情况,具体内容不详,可能指作者认为自己适宜于三种情况。
  • 七不堪:指七种不堪忍受的情况,具体内容不详,可能指作者认为自己已经老了,无法忍受某些情况。
  • 扣钟:敲钟,比喻提问或求教。
  • (ān):声音微弱。

翻译

我虽然学识浅薄,但仍然喜欢高谈阔论,对于六经却一字不识。我像犬马一样忠诚,心中常怀恋北方,又像鲲鹏一样志向远大,不断向南图谋。我自认为不是有才之人,只能适宜于三种情况,而随着年老,已经无法忍受七种不堪的情况。眼前的学生们像玉立一般,向我提问时,他们的笑声虽然微弱,但却是悦耳的。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学识浅薄的自谦,同时也表达了对北方和南方的向往。诗中运用了犬马和鲲鹏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的忠诚和志向。最后,作者以学生们的提问和笑声作为结尾,表达了对学生们的喜爱和对教育的执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和教育的热爱。

童轩

明江西鄱阳人,字士昂。工书能诗。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成化时,以户科都给事中入川镇压赵铎起事,还言欲息盗贼必先去贪官、均科差。累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军务。弘治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有《清风亭稿》、《枕肱集》、《梦征录》。 ► 5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