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壬辰之春余卧病始起遭时多故奔走山谷间触物兴怀忽复成什合而命之曰杂兴
缘山列城郭,岁久亦已颓。
羽檄来何方,工作殷如雷。
六丁运巨石,泉扉荡然开。
不知谁家坟,暴露骨与骸。
古碑置城头,叹息三徘徊。
死者何所知,但为生者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缘山列城郭:沿着山脚下有城墙。 羽檄:古代传递军令的一种方式。 殷如雷:勤奋如同雷鸣一样。 六丁:指六名壮丁。 泉扉:泉水的门户。 坟:墓地。 暴露骨与骸:裸露出骨头和尸骨。 古碑置城头:在城头上放置着古碑。 三徘徊:反复徘徊三次。
翻译
春天,我在病榻上醒来,经历了许多变故,四处奔波在山谷之间。触摸着周围的事物,心情激荡,突然间便成就了一首杂诗,后人称之为《杂兴》。
沿着山脚下有城墙,岁月久远,城墙也已经残破。军令从何处传来,工作勤奋如同雷鸣。六名壮丁推动巨石,泉水的门户摇摇欲坠。不知道是哪家的坟墓,裸露出骨头和尸骨。古碑立在城头上,我叹息着反复徘徊三次。死者又能知晓什么,只有活着的人在为他们哀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病榻上醒来后,对周围景物的感慨和思考。诗中通过描绘山谷间的景物和人物,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生死轮回的感慨。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以及对生死的思考和哀悼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丰富,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历史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