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建德县民有诉作桥罹害者作徒杠行
霜馀溪湍息奔斗,农隙维时梁可构。
往来恐有病涉人,官著恒规谁敢后。
邑胥承帖来乡里,乡民见胥如见鬼。
督材斩木到丘垄,致期视成殴妇子。
人未安行力已疲,冬无旨蓄鸡先死。
田家鸡尽诚可哀,邑宰旦夕行桥来。
吁嗟此役本为利,谁知为害翻百倍。
老癃伛偻诉且泣,莫遣吏监民自力。
治贪问瘼乃吾事,去甚痛惩尤所急。
老癃又言官试听,今日所知百无一。
我闻此语愤填膺,不可胜诛空太息。
安得落落寰区间,尽是龚黄二千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罹害(lí hài):遭受灾害。
- 徒杠(tú gàng):简单的桥梁。
- 邑胥(yì xū):地方官吏。
- 旨蓄(zhǐ xù):储备的粮食。
- 老癃(lǎo lóng):年老体弱的人。
- 伛偻(yǔ lǚ):驼背。
- 问瘼(wèn mò):询问疾苦。
- 愤填膺(fèn tián yīng):心中充满愤怒。
- 落落(luò luò):广阔的样子。
- 龚黄(gōng huáng):指贤良的官员。
- 二千石(èr qiān dàn):古代官职的俸禄,这里指高级官员。
翻译
霜降之后,溪流的水势平缓,正是农闲时节,可以修建桥梁。为了防止有人因涉水而生病,官方规定必须按时建造桥梁,无人敢拖延。地方官吏接到命令来到乡里,乡民见到他们如同见到鬼一般害怕。他们督促村民砍伐树木,甚至到了坟墓之地,迫使村民按期完成桥梁,殴打妇女和儿童。人们还未安定下来,就已经筋疲力尽,冬天没有储备的粮食,连鸡都饿死了。田家的鸡都死了,实在令人悲哀,县令早晚会来视察桥梁。唉,这项工程本是为了利益,谁知道反而造成了百倍的祸害。年老体弱的人驼着背诉说并哭泣,请求不要让官吏监督,让村民自己努力。治理贪婪,询问疾苦是我的职责,去除过度惩罚是我所急迫的。年老体弱的人又说,官员们应该听听,今天所知道的百无一用。我听到这些话,心中充满愤怒,无法忍受,只能空自叹息。多么希望广阔的世间,都是像龚黄那样贤良的官员。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时期农村在修建桥梁过程中所遭受的苦难,通过对比官方的初衷与实际造成的祸害,深刻反映了当时官吏的腐败和民众的疾苦。诗中,“邑胥承帖来乡里,乡民见胥如见鬼”生动地表现了官吏的威压和民众的恐惧。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贤良官员的渴望,希望通过他们的治理,能够减轻民众的负担,实现社会的公正与和谐。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