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天湖卜居二首

· 清珙
林木长新叶,绕屋清阴多。 深草没尘迹,隔山听樵歌。 自耕复自种,侧笠披青蓑。 好雨及时来,活我新栽禾。 游目周宇宙,物物皆消磨。 既善解空理,不乐还如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珙(qīng gǒng):元代诗人,生平不详。
  • 卜居(bǔ jū):选择居住的地方。
  • 清阴(qīng yīn):清凉的树荫。
  • 樵歌(qiáo gē):樵夫唱的歌。
  • 青蓑(qīng suō):青色的蓑衣,用草或棕编制的雨衣。
  • 游目(yóu mù):放眼观看。
  • 消磨(xiāo mó):逐渐消失,消逝。
  • 解空理(jiě kōng lǐ):理解佛教中的空性之理。

翻译

山中,新叶在林木间生长,环绕着房屋的清凉树荫繁多。 深草覆盖了尘世的痕迹,隔着山可以听到樵夫的歌声。 自己耕种,自己种植,头戴斗笠,身披青色的蓑衣。 及时的雨好似特意来访,滋润了我新栽种的禾苗。 放眼环视宇宙万物,每一样都在逐渐消逝。 既然善于理解佛教的空性之理,不快乐又该如何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山中隐居的宁静生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诗中“林木长新叶,绕屋清阴多”等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后句“既善解空理,不乐还如何”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空性之理的深刻理解和由此带来的心灵宁静。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清珙

元僧。常熟人,字石屋。俗姓温。住当湖之福源。尝作偈云:“拾得断麻穿破衲,不知身在寂寥中。”后退居霅溪西之天湖,吟讽自适。有《石屋诗集》。 ► 53篇诗文

清珙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