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咏

· 清珙
法道寥寥不可模,一庵深隐是良图。 门前养竹高遮屋,石上分泉直到厨。 猿抱子来崖果熟,鹤移巢去涧松枯。 禅边大有閒情绪,收拾乾柴向地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法道:佛法之道。
  • 寥寥:形容非常稀少。
  • 良图:好的计划或打算。
  • 分泉:引导泉水。
  • 禅边:禅修的旁边,指禅修的环境或状态。
  • 閒情绪:悠闲的心情。

翻译

佛法之道稀少难以模仿,深山中的一庵是好的隐居之所。 门前种竹子高高地遮住屋子,石头上引导泉水直通厨房。 猿猴带着孩子来到成熟的崖边果实,鹤鸟迁巢导致涧边的松树枯萎。 在禅修的环境中有着悠闲的心情,收集干燥的柴火准备在地炉中燃烧。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禅僧的隐居生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禅修环境的宁静与和谐。诗中“法道寥寥不可模”一句,既表达了对佛法深奥难悟的感慨,也暗示了诗人选择隐居的决心。后文通过对竹、泉、猿、鹤等自然元素的细腻刻画,进一步以景寓情,传达出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满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佛法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清珙

元僧。常熟人,字石屋。俗姓温。住当湖之福源。尝作偈云:“拾得断麻穿破衲,不知身在寂寥中。”后退居霅溪西之天湖,吟讽自适。有《石屋诗集》。 ► 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