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雨

· 舒頔
茅屋经年长薜萝,故人久雨不来过。 山川惨惨光华少,天地昏昏杀气多。 阶草宿萤藏细叶,庭梧巢凤覆长柯。 细看柱础饶蒸润,奈此云雷未已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薜萝(bì luó):薜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
  • 惨惨:阴沉、昏暗的样子。
  • 光华:光彩、光辉。
  • 昏昏:昏暗不明的样子。
  • 杀气:阴森肃杀的气氛。
  • 阶草:台阶旁的草。
  • 宿萤:指萤火虫在草丛中栖息。
  • 庭梧:庭院中的梧桐树。
  • 巢凤:凤凰的巢,这里指鸟巢。
  • 长柯:长长的树枝。
  • 柱础:柱子的基石。
  • 饶蒸润:湿润且有蒸腾之感。
  • 奈此:奈何,如何。
  • 云雷:比喻连续不断的雨。

翻译

茅屋历经岁月,长满了薜荔和女萝,久雨连绵,故友也久久不来造访。 山川显得阴沉,光彩稀少,天地间昏暗,充满了肃杀之气。 台阶旁的草丛中,萤火虫藏匿在细叶之下,庭院里的梧桐树上,鸟巢覆盖着长长的树枝。 仔细观察柱子的基石,湿润且有蒸腾之感,但这连绵不断的雨,又该如何是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雨季中茅屋的孤寂与自然的景象,通过“茅屋经年长薜萝”和“故人久雨不来过”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人际的疏远。诗中“山川惨惨光华少,天地昏昏杀气多”以对比手法,强化了雨季带来的阴沉与压抑。后两句通过对自然细节的描写,如“阶草宿萤藏细叶,庭梧巢凤覆长柯”,展现了雨中自然的生机与静谧。结尾的“细看柱础饶蒸润,奈此云雷未已何”则透露出对连绵雨势的无奈与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迁的敏感与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舒頔

元明间徽州绩溪人,字道原,号贞素。幼有志操,嗜学好义。淹贯诸史,长于诗文,尤善篆隶。顺帝至元中辟为池阳教谕。调京口丹徒校官,升台州路学正。入明,屡召不出。晚年结庐,名贞素斋,训课子孙。有《贞素斋集》。 ► 1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