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鞭亭

· 张宪
畸乌压营营作声,红光紫电围金钲。 黄须小龙马上笑,白首饥豺梦里惊。 老奴怒掷珊瑚枕,追兵起合琉璃井。 巴马东归疾似风,道傍遗粪如冰冷。 健儿空玩七宝鞭,荆台老姥功谁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畸乌:指乌鸦。
  • 压营:指乌鸦聚集在军营上。
  • 红光紫电:形容战场上火光和闪电般的刀光剑影。
  • 金钲:古代军中用以指挥停止的信号,此处指战争的结束。
  • 黄须小龙:指年轻的君主或将领。
  • 白首饥豺:指年老的敌人或贪婪的敌人。
  • 珊瑚枕:珍贵的枕头,象征财富或权势。
  • 琉璃井:指宫廷或富贵人家的井,象征着权力中心。
  • 巴马:指马匹。
  • 七宝鞭:象征权力的鞭子,七宝指各种珍宝。
  • 荆台老姥:指古代传说中的女英雄或智者。

翻译

乌鸦聚集在军营上发出声响,战场上火光和闪电般的刀光剑影围绕着金钲(战争的结束信号)。年轻的君主或将领在马上笑着,而年老的敌人或贪婪的敌人在梦中惊醒。老仆人愤怒地扔掉了珍贵的珊瑚枕头,追兵们在琉璃井旁集结。马匹向东归去,速度快如风,路旁遗留下的粪便冷如冰。士兵们空自玩弄着象征权力的七宝鞭,荆台的老姥(女英雄或智者)的功绩又有谁来传颂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的结束和随后的混乱场景。通过乌鸦、火光、闪电等意象,诗人营造了一种紧张而混乱的氛围。诗中“黄须小龙”与“白首饥豺”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年轻将领的从容与敌人的恐慌。结尾处的“荆台老姥功谁传”则带有讽刺意味,暗示了战争胜利后英雄功绩的被遗忘。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及其后果的深刻反思。

张宪

元山阴人,字思廉,号玉笥生。少负才自放,尝从杨维祯学诗。张士诚据吴,辟为枢密院都事,士诚败,变姓名走杭州,居报国寺以终。为诗多伤感之作。有《玉笥集》。 ► 2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