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

青年诗好。正坐声名早。攀李杜,凌郊岛。官惭才力弱,技悟文章小。青镜里,朱颜不觉成衰老。 习气消除尽,惟酒娱昏晓。思阮子,甘兵校。因知身外事,何似尊前笑。追往昔,中书已署阳城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攀李杜:指攀附李白和杜甫,意指追求诗歌的高境界。
  • 凌郊岛:超越郊岛(可能是指唐代诗人贾岛),意指在诗歌创作上超越前人。
  • 官惭才力弱:因官职而感到自己的才能不足。
  • 技悟文章小:领悟到自己的文章技艺尚浅。
  • 青镜里:指镜子中的自己。
  • 朱颜不觉成衰老:红润的面容不知不觉中变得衰老。
  • 习气消除尽:指不良习惯完全改掉。
  • 思阮子:思念阮籍,阮籍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
  • 甘兵校:愿意担任低级军官。
  • 因知身外事:因此知道身外之事(即世俗之事)。
  • 尊前笑:在酒杯前欢笑。
  • 追往昔:回忆过去。
  • 中书已署阳城考:中书省已经记录了阳城的考核成绩。

翻译

青年时期,我的诗作颇受好评。正是因为名声来得早。我追求像李白和杜甫那样的诗歌境界,试图超越贾岛等前辈。然而,我因官职而感到自己的才能不足,领悟到自己的文章技艺尚浅。在镜子中,我看到自己红润的面容不知不觉中变得衰老。

我的不良习惯已经完全改掉,现在只有酒能让我从早到晚感到快乐。我思念阮籍,愿意担任低级军官。因此,我明白了身外之事,不如在酒杯前欢笑。回忆过去,中书省已经记录了阳城的考核成绩。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青年时期诗歌创作的自豪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中,“攀李杜,凌郊岛”展现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野心,而“官惭才力弱,技悟文章小”则反映了作者对自身才能的自我批评。后半部分通过对酒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超然态度和对过去的回忆,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许有壬

元汤阴人,字可用。许熙载子。善笔札,工辞章。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同知辽州事,禁胥隶扰民。冤狱虽有成案,皆为平反。至治间,为江南行台监察御史。顺帝元统间,为中书参知政事。彻里帖木儿奏罢进士科,廷争甚苦而不能夺,遂称病不出。帝强起之,拜侍御史。廷议欲行劓刑,禁汉人、南人学蒙古、畏兀儿文字,皆争止之。顺帝至元间,以忌者太多,辞官。后仍为参知政事,不久,称病归。至正十五年,迁集贤大学士,改枢密副使,拜中书左丞。十七年,以老病致仕。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 4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