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四首其一

· 张昱
工部行在官,饥寒莫与比。 奔走盗贼中,朝夕命如寄。 一饭不忘君,危言以鸣世。 亲蒙万乘知,不救妻子累。 文章天地间,风雅可无愧。 赋者谩接迹,此作竟谁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工部:古代官署名,掌管工程、工匠、水利、交通等事务。
  • 行在:指皇帝临时驻留的地方。
  • 莫与比:无法相比。
  • 奔走:四处奔波。
  • 命如寄:生命如同寄存之物,形容处境危险。
  • 一饭不忘君:即使吃一顿饭也不忘记君主。
  • 危言:直言不讳。
  • 鸣世:在世间发声,指发表言论。
  • 亲蒙:亲自受到。
  • 万乘:指皇帝,古代以万乘之国比喻皇帝。
  • 妻子累:家庭的负担。
  • 风雅:指文学艺术的高雅。
  • 赋者:指写赋的人。
  • 谩接迹:轻率地追随前人的足迹。

翻译

工部官员在皇帝临时驻留的地方任职,他们的饥寒无人能比。在盗贼横行的环境中四处奔波,生命如同寄存之物,随时有危险。即使吃一顿饭也不忘记君主,直言不讳地发表言论以在世间发声。亲自受到皇帝的知遇,却无法救助自己家庭的负担。他们的文章在天地间流传,文学艺术的高雅无愧于风雅之名。写赋的人轻率地追随前人的足迹,但这些作品究竟谁能继承下去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工部官员在艰难环境中的忠诚与担当,以及他们在文学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诗中,“一饭不忘君”和“危言以鸣世”体现了官员们对君主的忠诚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而“亲蒙万乘知,不救妻子累”则反映了他们个人命运的无奈。最后两句对文学传承的思考,表达了对后继无人的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是对工部官员的赞颂,也是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