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四首其一

· 张昱
渊明君子儒,心事甚夷旷。 醉来得佳眠,自谓羲皇上。 文章固可诵,节概尤所仰。 且无州县拘,安得言不放? 托志圣贤录,千载成绝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田园诗著称。
  • 君子儒:指有道德修养和高尚情操的儒者。
  • 夷旷:平和旷达,心胸开阔。
  • 羲皇上:指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羲皇,这里比喻陶渊明的生活状态如同上古时期的羲皇一样无忧无虑。
  • 节概:节操和气概。
  • 州县拘:指被地方官府的束缚和限制。
  • 托志:寄托志向。
  • 圣贤录:指记录古代圣贤事迹的书籍。
  • 绝响:指失传的声音或技艺,这里比喻陶渊明的诗文成为千古绝唱。

翻译

陶渊明是一位有道德修养和高尚情操的儒者,他的心事平和旷达。醉酒后能够得到美好的睡眠,他自己说生活得像上古时期的羲皇一样无忧无虑。他的文章固然值得诵读,但更让人敬仰的是他的节操和气概。而且他没有被州县的官府所拘束,怎能不说他是自由自在的呢?他将自己的志向寄托在记录古代圣贤事迹的书籍中,千百年来,他的诗文成为了千古绝唱。

赏析

这首诗赞颂了陶渊明的高尚品格和文学成就。诗人通过对陶渊明心境的描绘,展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陶渊明节操和气概的敬仰,以及对其诗文成就的极高评价。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陶渊明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对其的深厚情感。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