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 舒頔
笑问西风一叶舟。阿谁招我上,武林游。岂知身世两悠悠。西湖好,孤负桂花秋。 应笑乐平侯。无端千百计,一场休。愿将功烈阐皇猷。南飞雁,莫为稻粱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舒頔(dí):元代诗人。
  • 阿谁:谁。
  • 武林:指杭州,古称武林。
  • 孤负:辜负。
  • 桂花秋:指桂花盛开的秋天,这里指美好的时光。
  • 乐平侯:可能是指某位贵族或官员,具体人物不详。
  • 皇猷(yóu):帝王的谋划或政策。
  • 稻粱谋:指为生计而忙碌。

翻译

笑着问西风,那一叶小舟是谁招我上去,要我游历杭州。却不知我的身世与这舟行是如此的悠远。西湖景色虽好,我却辜负了那桂花盛开的秋日。

应该笑那乐平侯,无端地想出千百种计策,最终却是一场空。愿我能将功业阐扬,为帝王的谋划贡献力量。南飞的大雁啊,不要只为稻粱而生计忙碌。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叶舟上游西湖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身世的感慨和对功业的向往。诗中“笑问西风”一句,既展现了诗人的豁达,也暗含了对命运的无奈。后文通过对“乐平侯”的讽刺和对“南飞雁”的劝诫,进一步抒发了诗人不愿为生计所困,而希望有所作为的壮志豪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大业的深刻思考。

舒頔

元明间徽州绩溪人,字道原,号贞素。幼有志操,嗜学好义。淹贯诸史,长于诗文,尤善篆隶。顺帝至元中辟为池阳教谕。调京口丹徒校官,升台州路学正。入明,屡召不出。晚年结庐,名贞素斋,训课子孙。有《贞素斋集》。 ► 1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