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时杨溪避兵
饱来石上卧,醉向水边吟。山灵不管闲事,容我尽登临。山外猿啼鹤唳,世上虎争狼斗,此地白云深。今古一抔土,天地亦何心。
隔茅庐,尘万丈,不相侵。林泉自有佳处,石溜假鸣琴。汉室煌煌大业,唐代昭昭正绪,此理细推寻。高咏出山去,草木亦知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灵:山神。
- 猿啼鹤唳:猿猴和鹤的叫声。
- 一抔土:一捧土,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 石溜:山间小溪中的石头。
- 假鸣琴:比喻自然界的声音如同琴声一样美妙。
- 汉室煌煌大业:指汉朝辉煌的功业。
- 唐代昭昭正绪:指唐朝明朗的政治秩序。
- 此理细推寻:仔细思考这些道理。
翻译
吃饱后躺在石头上,醉意中在水边吟诗。山神不管闲事,让我尽情游览。山外猿猴啼叫,鹤鸣,世间却是虎狼争斗,这里白云深处。古今都不过是一捧土,天地又有何心意。
隔着茅屋,尘世万丈,却不相侵。林间泉水自有其美妙之处,溪石间的水声如同假借的琴声。汉朝辉煌的功业,唐朝明朗的政治秩序,这些道理值得细细推敲。高声吟咏着走出山去,连草木也似乎懂得了知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山水间避世隐居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欣赏。诗中“山灵不管闲事,容我尽登临”展现了作者与世无争的心境,而“汉室煌煌大业,唐代昭昭正绪,此理细推寻”则体现了作者对历史深沉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交织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