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清湘秋景二首其二

· 舒頔
木落三湘雨后天,细泉飞瀑挂晴川。 疏篁影里箫声过,借问谁家上水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湘:指湖南的湘江流域,这里泛指湖南地区。
  • 晴川:晴朗的江面。
  • 疏篁:稀疏的竹林。
  • 箫声:吹箫的声音。
  • 上水船:逆流而上的船只。

翻译

秋天的三湘地区,木叶落尽,雨后初晴,细小的泉水和瀑布在晴朗的江面上飞溅。 在稀疏的竹林影子里,箫声悠扬地飘过,我不禁好奇,那是谁家的船只正逆流而上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天三湘地区的景色,通过“木落”、“细泉飞瀑”等自然元素,展现了雨后的清新与宁静。诗中“疏篁影里箫声过”一句,以箫声为媒介,增添了诗意与遐想。结尾的“借问谁家上水船”则巧妙地引入了人的活动,使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船只的好奇与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舒頔

元明间徽州绩溪人,字道原,号贞素。幼有志操,嗜学好义。淹贯诸史,长于诗文,尤善篆隶。顺帝至元中辟为池阳教谕。调京口丹徒校官,升台州路学正。入明,屡召不出。晚年结庐,名贞素斋,训课子孙。有《贞素斋集》。 ► 116篇诗文